1. 動機與目的
於2009年7月21日,這架已在台大校園中放置了超過20年的F-100A超級軍刀機因為與建社科院時旁邊的臨時替代道路有部份重疊而遭拆解,不過在拆解當時,有同學獲得消息後馬上趕至現場並阻止拆解工程。
與學方溝通的會議中,鄭總務長曾說:「總務處是執行者,大家才是決策者、才是校園的主人。」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多提出意見來讓這個校園變得更好,畢竟學生才是校園的主人。而校園文化資產詮釋課程以「Through interpretation, understanding; Through understanding, appreciation; Through appreciation, protection」作為理想,所以我們小組希望能夠藉由實際的行動,創造0218超級軍刀機在台大作為一個校園文化資產的價值,並透過各種方式保存這架飛機。
2. 研究方法
在實習課初步課程建立我們對於航空史與飛行力學基本概念後,發現現有與臺大校園內超級軍刀機相關資料仍有不足,應該對於這台飛機有更進一步的研究與了解,所以透過各種管道收集關於飛機的資料。因為飛機本身沒有辦法說話,所以除資料收集外,還規劃與曾接觸過這類型或這架飛機的人士進行口訪,試著還原當時時代背景與飛機扮演的角色。此外還加上實作將想法化為行動。
(1)資料收集
目的:收集老照片、收集各家看法與建議。
策略:藉由論壇、BBS、航空與軍事相關網頁或部落格的資料收集。
(2)口述訪談
目的:還原當時時代背景與飛機扮演的角色。
策略:尋找與連絡曾與台大校園內這飛機有關的人士進行口述訪談,如機械系工廠師父、曾接觸過0218或F100型飛機的飛行員或地勤人員、校方相關人士。
(3)實作
考慮這學期我們的人力與時間,所以我們選擇與F100超級軍刀機有密切關係的對象口述訪談,而資料收集方面大致完成。
資料收集實作:
a. 懶人包
b. 各家之言
口述訪談:
a. 校方:機械系工廠林師父
b. 飛行員:退役軍官,宋孝先少將
c. 學生:機械系助教(原機械系學生)
3. 具體成果
經過這學期的努力後,我們有以下幾點成果:
(1)飛機在校園集體記憶(作為地標與實際教學上發揮的作用,持續進行中)
(2)口訪紀錄整理稿
(3)建立解說導覽的內容
(4)機身蒙皮初步清理與封存
(5)成立「台大F100改善小組」部落格
(6)國防部正式受理本案願意提供協助
(7)媒體響應加速資源募集
4. 組員名單
心理三 余相賓
生傳二 施冠宇
法律二 劉文萱
植微二 劉文偉
護理二 馮嘉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